斥資7億改造的生態康養示范基地
發表時間:2022-01-21 00:00:00|閱讀量:802
貴州息烽,自古是黔中要塞、筑北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崇禎皇帝取“平息烽火”之意,賜名“息烽”。

近年來,息烽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和天然溫泉康養文化優勢,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勞模療休養團隊,每年接待游客高達數十萬。
而讓人們趨之若鶩的,當屬“天下第一湯”——息烽溫泉,它也被冠以世界三大“氡泉”、亞洲第一“氡泉”和中國八大名泉之一的稱號。
關于息烽溫泉的發現,在當地苗族人中有一個傳說:一代中國歷史英雄人物夜郎王的馬夫單魚,跌斷了腿后,他的父親便到山下,挑溫泉水給他洗腳。最后,把腿給治好了,于是,便發現了這個藥用溫泉,因在息烽一帶發現的,故名息烽溫泉。
息烽溫泉的療養功能不僅僅靠傳說出名,經國家地礦部、中科院地化所等多個權威部門鑒定,息烽溫泉為“含偏硅酸和鍶的重碳酸鈣型氡泉”,含30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飲用、醫療雙重價值。其“氡”含量達國際標準,與世界著名的法國維琪溫泉和盧昆溫泉齊名,是國內少有的“氡泉”。
息烽溫泉已有一百多年的利用歷史,改革開放后, 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強烈沖擊, 再加上原有的理念和設施簡單,溫泉的開發、利用和管理粗獷化,溫泉資源浪費嚴重,息烽溫泉療養院的硬件和軟件都有待改進和提升。
為推進生態文明、低碳轉型、綠色發展的措施,大力發展生態溫泉康養產業,貴州省總工會先后投資近7億元對原有的息烽溫泉進行了重建,將占地面積從160多畝擴建到400余畝。其中溫泉水處理和空氣處理的專業深化設計和施工,均由廣東聯盛水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負責。

在息烽溫泉的重建打造過程中,聯盛公司以溫泉水為基礎,根據3R原則:減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再循環(Recycling),把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應用于重建的息烽溫泉水處理、空氣處理和熱回收等工程設計中:
1.息烽溫泉從源水分配布管到歇業間的溫泉水回收保溫,從高溫池到低溫海浪池資源的充分高效利用,從高溫53度源水到低溫20度廢水排放,以及利用水源熱泵提熱的創意性設計,充分體現了水工藝設計理念的環保、節能、智慧;
2.威浪仕紫外線消毒器大規模的應用打破了溫泉水處理消毒的傳統;
3.息烽溫泉誕生了國內第一臺溫泉工礦環境的多功能除濕熱泵機組;
4.息烽溫泉采用智能中央控制系統對多泡池的多功能特性進行集中控制。

重建的息烽溫泉榮獲諸多權威榮譽,如 “國家優質工程獎”、 “中囯中鐵杯”優質工程獎、“黃果樹杯”優質工程獎、“杜娟杯”優質工程獎、金湯獎“中國著名療休養溫泉”稱號等,成為貴州這座“中國溫泉省”極具代表性質的生態康養示范基地!

